如何将整片晶圆分割成独立的芯片呢?
将硅片分裂成小片的过程通常称为“划片"或“切割"(Dicing),这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步骤,用于将晶圆分割成独立的芯片(die)。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:
1. 机械划片(Dicing Saw)
原理:使用高速旋转的金刚石刀片或硬质合金刀片切割硅片。
步骤:
贴膜:将硅片背面粘贴在蓝膜(UV胶膜)上,固定位置。
划片:用划片机沿预先设计的切割道(切割线)进行切割。
清洗:去除切割产生的碎屑(可用去离子水或超声波清洗)。
分离:拉伸蓝膜使小芯片分离。
优点:成本低、效率高,适合大批量生产。
缺点:可能产生微裂纹或碎屑,需控制刀速和冷却。
2. 激光切割
原理:利用高能激光(如紫外激光)烧蚀硅片,形成切割道。
步骤:
激光聚焦:将激光聚焦到硅片表面,局部高温汽化材料。
扫描路径:按切割道移动激光束,形成连续切割线。
清洗分离:类似机械划片。
优点:精度高(可达微米级)、无机械应力,适合超薄硅片或复杂形状。
缺点:设备昂贵,热影响区可能需后续处理。
3. 化学蚀刻
原理:使用化学溶液(如KOH、TMAH)选择性蚀刻硅片。
步骤:
掩膜保护:在硅片表面涂覆光刻胶,曝光显影出切割道图案。
蚀刻:通过化学溶液去除无掩膜保护的硅材料。
去胶清洗:去除掩膜,清洗硅片。
优点:无机械损伤,适合特殊形状或极薄硅片。
缺点:速度慢,需精确控制蚀刻参数,废液处理复杂。
4. 等离子切割(Plasma Dicing)
原理:利用等离子体蚀刻硅片,形成深槽。
步骤:
掩膜制备:类似化学蚀刻。
等离子刻蚀:通过反应离子刻蚀(RIE)形成切割道。
优点:高精度、无碎屑,适合先进制程。
缺点:设备复杂,成本高。
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切割过程可能产生硅粉尘或化学蒸汽,需佩戴护目镜、手套,并在通风环境中操作。
精度控制:切割深度需略大于硅片厚度,避免残留连接。
后续处理:切割后可能需抛光边缘或进行电学测试。